专业成长的热情与理性-头条

2023-06-29 17:45:34


(相关资料图)

在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卿素兰一起赶赴江苏参加研修活动的列车上,她送我新出版的《关乎高质量教育的名师成长》一书。细读之,个人经历、工作所见、研究所得都会不自觉与书中文字对照、碰撞,有时觉得昨日光影恍惚重现,有时又觉喉下块垒终得倾吐,有时顿觉眼前云雾豁然大开……种种感受,皆因这本研究名师精神特质和成长规律的著作。

本书中洋溢的热情,是教师与学者并张,而最终归于学者的热情。卿素兰是专业研究人员,也曾是一名“教非所学”的英语教师。作者当年从英语教学“门外汉”成为青年名师,依靠的是其学习力、研究力、创新力——贯穿其中的是她成为卓越教师的热情。为了实现目标,她努力改造自己、改造课堂,即使后来离开了学校,这种朴素的热情也一如既往推动她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与培训方式。

书中,作者以系统的专业思考与规律总结,回应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初10年,用覆盖十几年坚持不懈的专业研究盛装了青春热情,并转化为希望每一个站在讲台上的人都应该是“明师”、成“名师”的急切愿望,然后旁征博引、条分缕析,让如何成为名师的课题得到一个充分而又具有说服力的优解。

本书秉承的理性是育人与育才兼容,而最终定格于育人的理性。研究名师成长之道,使名师更好地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这是本书的主要内容。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名师成长原理的系统阐释,这是卓越教师人才培养的“道”之所在。同时,作者还将视野投向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详细论述“名师的作用”,并提问“教学变革为了谁”。作者认为,名师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名师总会在这个过程中去探索、推进与引领”。这是卓越教师人才培养的“志”之所在。作为教育人,无论教师还是教育研究人员,育人是必然坚守的核心价值。“志”与“道”在本书中紧密依靠,合二为一。

培养教师卓越人才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终点是为了“育人”。而培养教育卓越人才本身也是一项“育人”的事业。作者将名师标准的首要内容锁定“教师职业道德”,强调名师“心怀天下,崇尚高洁的品格”;将名师目标感的首要内涵锁定在“精神目标”,强调名师“能够在社会层面更广阔的意义去影响社会”的价值;强调名师“通过真学问、真性情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来完成育人使命……这些论断让我们明确:教育高质量发展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来展开,育人如是,育才亦如是。

本书内容丰富,源自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最终指向实践的鲜活。无论就论题而言,还是从作者的角色出发,本书的话语体系无疑是充满理论色彩的。作者意识到了给读者可能带来的潜在障蔽,因而在言之所及、思之所示时总是消解那层障蔽。比如,在“感想与侧写”章节集中呈现一批名师成长案例,为书中的理论模型与论述提供生动诠释。除此之外,作者在诸多关键问题的论述中总是选择通俗易懂的表达形式,比如阐释名师成长的生态化原理时用“气候”“沃土”“种子”“基因”等来表述,让人轻松把握其中各要素的逻辑关系。

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的背景下,加快名师的系统化、制度化培养,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育人才队伍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读一读这本书,一定能给教育人有益的指引。

(作者系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民族分校校长)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