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合组织预测全球经济2023年增长2.7%,主要经济体发展前景分化

2023-06-09 15:13:38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郝佳琪上海报道


【资料图】

6月7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发布最新一期经济展望报告,其中预测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22年的3.3%放缓到2023年的2.7%,2024年回升至2.9%。

这份报告对于今年全球经济的预期比世界银行的预测更加乐观,在世行6日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202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2.1%。

在报告中,经合组织提出了目前需要关注的三大要点:全球增长已经企稳,但复苏仍然十分脆弱;潜在通胀压力依然很高,对家庭造成沉重打击;加息对于各经济体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而世行也提出了同样的关切,认为在货币政策继续收紧、全球利率上升的情况下,经济韧性将逐渐减弱,今年下半年会出现显著的经济放缓。

从经合组织公布的主要经济体增长数据来看,位居前三的分别是印度、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其中印度经济2023年的增长率为6%,中国为5.4%,印度尼西亚为4.7%。而排行榜后三位的国家则是德国、俄罗斯与阿根廷,在2023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0%,-1.5%,-1.6%,基本进入了经济负增长的行列。可以看出,亚洲经济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再被上调

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中国经济今年将增长5.6%,较年初的预测上调1.3个百分点,而这份预测比经合组织给出的数据更高。除国际组织外,一些外资机构也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测:摩根大通将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6%上调至6.4%;花旗从此前的5.7%上调至6.1%;瑞银也从此前的5.4%上调至5.7%。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6月8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回应,多家机构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这充分彰显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而不断提高的营商环境正是其中的重要支撑。

汪文斌介绍,97%的受访外资企业对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政府出台的外资政策评价为“满意”以上,对获取金融服务、市场准入等指标的满意度均超过80%;近六成受访欧洲企业表示未来五年将增加在华研发支出;66%的在华美企将在未来两年保持或增加对华投资。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告诉记者,高质量发展也在中国经济的持续向好中起到重要作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从很久以前对“数量”的追逐转向“质量”的强调,“高质量发展”在企业、产业、政策扶持导向层面都有积极意义,因此我国对“绿色金融”和一些特定科技行业补短板等,都投入了力量。

复苏中的中国经济也带动了亚洲和全球经济的修复。鉴于今年中国经济复苏对亚洲的带动作用,亚洲开发银行(ADB)日前将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预期从去年12月的4.6%上调为4.8%。

陈凤英认为,亚洲经济的恢复是今年全球经济修高的最大依据,亚洲经济的活力仍在体现,不光东北亚地区,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经济也在慢慢恢复。

对于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陈雳认为,这一目标是十分务实的。若下半年整体市场环境、刺激政策,以及信心能进一步恢复和确立,实现5%以上的增速总体而言是可以预期的,而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产业基础及政策的刺激效应等都值得期待。

美欧复苏仍面临重重阻碍

经合组织报告预测,美国经济增速2023年将降至1.6%,2024年将放缓至1.0%;欧元区总体通胀率下降将有助于使经济增速从2023年的0.9%回升到2024年的1.5%。

世界银行对欧美经济前景则更为悲观:美国经济在今年增长1.1%后会在明年继续放缓至0.8%;而由于货币政策收紧的延迟效应和后续能源价格上涨影响,欧元区经济将从2022年的3.5%放缓至今年的0.4%,明年经济增速被下调0.3个百分点至1.3%。

经合组织指出,由于货币和金融状况的收紧,以及居民储蓄“进一步枯竭”,美国私人消费与投资增长将放缓,而随着需求的放缓,失业率会在2024年逐渐上升至4.5%。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2023年经济停滞不前,同时高通胀减少实际收入和储蓄,同样抑制私人消费。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兼副院长、教授王晋斌对记者表示,美欧经济增速的预测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增长速度都非常低。主要原因来自于一些不确定性,包括高通胀带来的不断加息、不断紧缩的环境,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等。不过,美国经济可能不会深度衰退,而是出现温和衰退。

值得注意的是,美欧经济预期较此前出现好转。王晋斌进一步分析,美欧金融市场,包括股价表现比预期的要好,这也是其经济有一定韧性的重要原因。此外,二者劳动力市场目前仍非常紧张,失业率还比较低,尤其是欧元区4月的失业率达到了成立欧元区以来的最低水平。

全球来看,经济复苏动力依然脆弱,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发达经济体的大幅加息挫伤了投融资活跃度,使得投资下降、消费低迷。

面对仍然存在的逆风,经合组织建议,在有明显迹象表明潜在通胀持续下降之前,货币政策需要保持紧缩,可能需要高核心通胀持续存在的经济体进一步加息;此外,应当有针对性地对弱势家庭进行财政支持;最后,推进促消费和提振供给的结构性改革。

陈凤英指出,要想克服逆风,实现强劲、平衡、可持续的增长,离不开大国合作,缺少合作精神,很难解决粮食、债务、能源、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此外,要恢复贸易和投资这两个世界经济的引擎。

最后,要包容发展。“全球有很多穷人、很多穷国,在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国际关系紧张的局势下,他们的发展空间非常小,因此不发达地区或者发展中地区需要更进一步的关心。”陈凤英坦言。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