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查询sci文章的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都有什么?

2022-06-07 10:49:55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反映的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那么如何查询sci期刊的影响因子呢?下面我来讲一下。

操作方法

01

首先,需要说明一下,单独一篇文章是没有影响因子的,只有期刊有影响因子。查询期刊影响因子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得找一个能查询的网站,先用浏览器搜索“sci影响因子查询”,能找到很多选项,我们选择一个。

02

进入网站首页后,就能查询期刊的影响因子了。我们如果知道期刊名字的话,直接输入查询就可以,如果不知道的话,也支持模糊查询,或者按研究方向查看。

03

比如,我不知道期刊名字,但是我论文的研究领域是“水利”,我直接在步骤2标记的研究方向处输入“水利”,点击查询,也可以在下图所示“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中点击进入查询。网页列表中的学科门类已经很齐全了,如果你要找的是特别冷门的学科,就点击“查看全部领域”。

04

查询之后,会返回结果,在生成的期刊列表中,就能看到期刊的影响因子了。还能看到期刊对论文的录用比例,审稿周期等。

影响因素

从计算公式看,影响因子虽然只和被引次数和论文数直接相关,但实际上,它与很多因素有密切联系。决定影响因子大小的因素现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1)论文因素。如论文的出版时滞、论文长度、类型及合作者数等。出版时滞较短的刊物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影响因子。若刊物的出版周期较长,则相当一部分的引文因为文献老化(超过2年)而没有被统计,即没有参与影响因子的计算,从而降低了影响因子。大量统计资料表明,刊载论文如果是热门课题,且篇幅较短,发表较快,则被引率将很快达到高峰,进而使期刊的影响因子上升很快,然后又迅速下降;刊载完整研究性论文的期刊,持续被引用时间长,影响因子升高较持久。也有资料表明,论文的平均作者数与论文的总被引频次呈显著的正相关。

(2)期刊因素。如期刊大小(发表论文数)、类型等。在计算影响因子时,刊载论文数仅统计论文、简讯和综述,而对评论、来信、通讯和其他一些常被引证的栏目的文章则不进行统计。根据经验判断,期刊发表论文数量与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的大小有密切联系。在多数情况下,论文量少的期刊容易得到高影响因子,并且这部分期刊的影响因子在年度之间会有较大的波动;而论文量多且创刊年代久的期刊往往容易得到较高的总被引频次。此外,还与其他引证指标如:即年指标、期刊被引用半衰期、地区分布数、基金论文比以及期刊发行范围和发行量等指标有密切关系。期刊的规模和结构不同会造成期刊影响因子的不同。一般来讲,同种类型的期刊形成的规模越大,这些期刊的影响因子总的来讲就越大;期刊中所含的"热门"课题或"热门"专业的文章越多,总被引频次就越高,同时这种期刊的影响因子也就越大。

(3)学科因素。如不同学科的期刊数目、平均参考文献数、引证半衰期等都会对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产生影响。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以论文的引证与被引证的数量关系为基础。一个学科的引文数量,总体水平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各学科自身的发展特点;二是该学科期刊在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所占的比例。从总体上来说,某学科来源期刊越多,该学科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就越大。这两大因素决定了学科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分布的不均衡性。生物学期刊一直是SCI期刊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一类期刊,它不仅在期刊数量上明显多于其他学科,而且在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的数量上也有显著优势,从而说明生物科学在当代科学中所处的重要位置。此外,影响因子还受期刊所涉及的学科在专业意义上的社会覆盖面的影响,如果某个科技期刊在专业意义上的社会覆盖面非常小,而且同类期刊又很少,那么它的影响因子就不可能很高 。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