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百家说故事》节目在“学习强国”平台上线,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张静作为主讲人之一在节目中解读经典诗词,讲解背后故事,借古喻今阐释经典的现实意义,获得网友好评。昨天,张静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讲述这次特殊的“授课”经历。
记者:您在节目中讲解了苏轼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杜甫的《缚鸡行》《又呈吴郎》等作品,选择这些作品是怎样的考量?
张静:我希望能从大家耳熟能详的古典诗词作品解读出兴发感动的力量。闻一多先生曾指出:“诗人对诗的贡献是次要问题,重要的是使人精神有所寄托。”当下的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古典诗词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呢?《荀子·劝学》篇曾言:“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也就是说,古典诗词我们只是从耳朵听了、用嘴巴会背了,而对我们的心灵不产生碰撞、对我们的情感不产生触动、对我们的思想不发生影响、对我们当下的修为不发生作用的话,那真好似一个人身入宝藏空手而还。我在选择讲解作品的时候以其带给我们感发之力的厚薄、深浅和大小作为取舍标准。
记者:您觉得通过这种几分钟的视频节目讲述诗词与课堂授课有什么不同?之前做了哪些准备?
张静:课堂授课面对学生,可以随时根据学生的反应而即兴感发、随时调整;而在媒体上播出的节目需要提前录制,台下没有观众,也就无法从观众的眼神得知所讲内容的反馈,只能跟着感觉走。教室里的学生都是年轻人,而媒体节目的观众年龄层次、职业身份更多样,所以我在篇目选择上,既要照顾到老少咸宜的大众熟悉度,也要突出精神力量的发掘引领。
记者:您在选择作品时有没有偏爱的作者或者作品?为什么?
张静:就像流行歌曲唱的那样──“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所以今天传承古典诗词,为的不仅仅是能背会写、刻舟求剑,更重要的应是涵养身心,敦励品行,从思想上体认古人的修养与品格,从行动上践行古人的智慧与修为。比如,如何从日常生活的烦恼中跳脱出来?我在节目里分享了杜甫的“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如果斤斤计较的话,鸡虫得失的问题永远存在。只要在人群之中,只要有利益争端的地方,就一定有烦恼,包括日常的家庭、单位,肯定也有方方面面的矛盾与烦恼。转移自己的视线,去望一望远处阔大高远的景物,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投注到更加阔大高远的目标和方向上,转而把自己的才华和生命投入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之上,这就是诗人杜甫对抗日常琐事烦恼的一种智慧。
记者:后续还会选择什么类型的作品进行讲述?
张静:因为我在南开大学参与了从本学期开始设立的“南开幸福课”的讲授,接触到一些心理学的材料,发现里面讲的很多内容古典诗词中已有表达。现实生活中虽难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愿意发掘更多与古典诗词相关的智慧、修养、品格、境界等内容与大家分享,期待能与大家一起从中国的古典诗词中获得幸福力量的加持。
记者:您觉得通过电视和线上的方式传播古典诗词有什么优势?
张静:作为教师,假使开设一门课有200人选修,每学年开设5门课,工作30年,也就只能教3万名学生。现在我主讲的一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品格与修养》截至目前已有近40万学生选修。而如果通过央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融媒体的推送,观众的覆盖面更大,而且可以反复播放,进一步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学习的藩篱。比如2020年春节期间,“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手机客户端“推荐”栏目每日推送一条我主讲的《诗词正能量》的系列短视频,播放量已有数百万次。
记者:您觉得当下年轻人了解古典诗词的意义是什么?
张静:中国的古典诗词数千年来深刻参与了文化核心价值的生成与民族精神的塑造,可以唤起人们善于感发、富于联想,充实自信的精神。中国古人作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并融入自己的理想意志而写的,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动写了出来,“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千百年后的我们再诵读这些作品,依然能体会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韩愈曾有诗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中华民族古圣先贤通过古典诗词流传下来的品格与修养,依然可以照亮当下年轻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