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社区治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微公益创投

2020-08-12 14:33:33

上期的网络研学营中,我们一起学习了居民区引入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合作探索社区自治、志愿者培养的案例;书籍领读部分,主要带领大家一起探讨社区营造培训的意义和目的。

本期分享,我们带给大家的是"互联网+社区治理"创新项目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整体创新的案例以及微公益创投的具体操作方法。

【案例分享】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社会治理“三个转变”的判断,为破解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利益主体多元、居民需求多样等实际问题,NJ市QX区自2016年11月起推行“掌上社区”治理模式,2017年底推出升级版“掌上云社区”。“掌上云社区”由社区党组织领导、居委会主导,协同社区居民、驻区单位、物业和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依托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植入“小栖”智能机器人,并与线下网格相对应融合,建立线上治理综合平台。在建群架构上,以居民小区或自然村落、商业街区为范围进行划分并建群,(规模较大的小区可以分为一期二期、东区西区等不同组团、片区),达到500人上限后,建立新群。原则上一个微信群对应一个网格,由符合条件的网格负责人担任群主。目前“掌上云社区”已实现全区119个社区全覆盖,建立微信群868个,入群人数达17万人。

01学习目标

学习和总结"掌上云社区"作为"互联网+社区治理"的创新项目,如何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整体创新。

02 案例经验解析

“掌上云社区”建立的是一个最广泛直接接触、倾听、服务大多数群众的综合在线平台,在线服务包含信息交流、智能回复、“不见面”服务、工单受理、协商议事、大数据分析等八大功能。居民在群内能够及时获取社区公共事务信息和热点民生资讯,平均每月信息交流量30多万条;居民足不出户就可进行590个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在线办理,目前在“掌上云社区”群内已受理“不见面”办理2000余件,工单累积办理近3000条;植入的“小栖”智能机器人可24小时为居民提供智能服务,实现3000多条常见问题秒回复。

一、党建引领系统

党员干部入群,打造“掌上云社区”党建学习阵地,发布各级党建要闻、活动信息、服务项目;通过视频、音频、文本等多种形式发布学习资源,建立党员在线学习积分激励机制;定期组织党建知识竞赛活动、发布民主议事相关讨论事项等,参与频次与个人积分挂钩;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搭建志愿服务供需发布平台,实现“滴滴帮忙”功能。

二、信息交流系统

依托微信的基础功能,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居委会、居民、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线上交流互助,定期公开社区公共事务、发布民生信息资讯等。不定期推送【小栖日报】,通过小栖问候、小栖提醒、小栖感言、阅读分享、一周晨语、您身边的事等多样化栏目,发布咨询、形成交流、引发关注。

三、智能服务系统

集成与社区生活息息相关的政务服务、生活服务、商业服务、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具有趣味性的精神文化活动等多种信息,并与居民个性化需求精准对接,“小栖”可按关键词对居民在微信群中的发问自动应答、秒回复。目前录入市区街社四级共性和个性的民生关注问题共计3380条。

四、“不见面”服务系统

微信群中植入小程序,与全区“不见面”服务大数据库链接,居民足不出户,也无需下载APP,即可实现微信群内市民卡遗失补办、开具社保缴费证明等590个常见民生事项在线办理,辅以社工陪办、代办实现居民办事零跑腿。居民在群内提出“不见面”办理事项关键词,“小栖”会自动回复“不见面审批服务”小程序链接,扫描二维码即可进行“不见面”事项办理。

五、工单流转系统

居民直接通过微信群提出诉求问题,问题可向上对接综合执法部门,向下打通网格社工及社区物业维修、环卫清洁工作人员,实现基于“掌上云社区”的诉求问题在线受理体系。

六、多群管理系统

破解多群管理难度大、社工时间精力不足的问题,有效扩展社区事务公开渠道,提高信息资讯传播速度。以后台操作,智能社工“小栖”前台发布的形式,实现群消息一键同步发送、定时发送,敏感内容翻页、紧急消息提醒(转短信、电话)等,减轻管理者线上工作负担,提升服务效能。

七、协商议事系统

建立专门的模块,通过智能机器人聊天记录管理、智能回复及定时发送功能,结合手机Web页面分享,展开各类型在线议事。

八、大数据分析系统

截止2018年11月底,栖霞区“掌上云社区”:建群数884个、入群人数174541人、平均每日消息数为11354条、工单累计办结2609件有效件。

图片来自网络

03 学员分享

从此次案例中认识到,坚持以社区党组织领导,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信息化手段更好地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发挥社会化多元协同作用,构建开放包容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整体创新可以从培育共识价值,建强人才队伍,激发平台活力等方面不断完善"掌上云社区"建设,促进线上和线下治理的融合发展,以激发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关注和参与。

——先锋居委 龚春晖

【社创书籍领读分享】

01书籍介绍

为大家分享的第二期社创书籍为《社区营造的理论、流程与案例》。本书通过提炼社区营造实务操作流程,结合社会治理及自组织运行机制等理论,从本土案例入手,分析总结社区营造过程中的五大操作流程、自组织过程、切入社区营造的五十个方法以及政府与两个协商平台如何建立互动机制等内容,力图为社区营造实务工作者提供操作过程指引。通过对社区的社造化、组织的社造化、行政的社造化三方面的改变,最终促使人的理念及行为发生变化。

本期跟大家分享的是社区营造工作流程——找出能人与社区自组织。社区营造培训之后,社区居民开始具有一定的社区营造理念,此时进入社区营造实施阶段。本节主要跟大家分享微公益创投项目的具体操作方法。

02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微公益创投;

2、结合实际,理解微公益创投是引导社区能人参与到社区营造过程中的一种方法。

03书籍导读

微公益创投是以项目制为切入点,引导社区能人参与到社区营造过程中的一种方法。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微公益创投。

微,表达规模小、数量少、从无到有、充满希望的状态。同时也是将公益创投落地到社区的一个过程,主要目的是培育社区自组织,在社区内进行公益性创业投资。可能创投更多的是要实现经济领域中投资带来的收益,而微公益创投则是要实现在社会领域中,通过微公益创投的方式带来的社区内的社会效益,并以培养初创期的社区自组织为目标。

微公益创投不是一项短期工作,而是需要坚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长期性工作。在此过程中,要不断挖掘社区能人,寻找社区自组织,并持续进行种子资金的支持,进行培力和陪伴的工作,让社区自组织萌芽、发展、壮大起来。

其次,我们了解一下微公益创投的多元力量。

在微公益创投实施过程中,需要多方合力、共同推进,才能有效实施。多方包括社区能人及社区自组织、社造枢纽型社会组织、社区两委一站以及街道办事处等。每一方都有自己的功能和作用,共同协作,各司其职,微公益创投才会发挥出效果。三方协作,共同推进社区营造工作,以微公益创投为方法,最核心的目标是要促进人的改变。

第三,我们看一下微公益创投的实施步骤。

从社造枢纽型社会组织的角度来看,微公益创投一般分为四大步。

第一大步是跟社区两委进行沟通,与社区两委形成合作关系,并明确目前微公益创投所处的阶段和开展的工作。

第二大步是对社区能人的挖掘。

第三大步是对社区自组织的辅导,主要体现为辅导项目计划书和资金预算表。

第四大步是自组织计划书的展示和评选,选出具有潜力的自组织“种子”开始进行培育过程。根据每个社区的实际情况,四大步过程会细分为若干个小步骤,目的是提高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04学员分享

通过欣连苑居委正在实施的“杏邻”项目,以及之前一些社区公益项目实施的实际经验,结合对一些社区公益项目的参观感受,社区微治理对资源通常都是有强烈依赖的。成功的社区公益项目往往都是需要通过链接外部资源组织社会组织参访、培训、督导,并对项目的活动进度、志愿者培育等进行实地监管和指导,才能不断推动项目的规范运作。但事实上,现有资源整合模式却也是难以满足社区微治理需求的。通过对书籍内容的学习,微公益创投可以说是社区微治理资源整合模式的一种创新形式,它充分吸收公益创投和微公益的风险性、效益性、参与性、公益性等特点, 集合多元主体、多种模式、多方资源,可以较好解决社区微治理对于政策与资金、管理与技术、人力与物力等资源的依赖。在微公益创投实施过程中,也只有多方合力,共同协作,各司其职,微公益创投才会发挥出效果。当然微公益创投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此工作中,还要不断挖掘社区能人,寻找社区自组织,进行培力和陪伴的工作,才能进一步让社区自组织萌芽、发展、壮大起来,达成当地居民共同认可的社区愿景。

——欣连苑居委 赵聪慧

社区治理创新需要一线社区工作者不断学习和提升能力,为此,高东镇杨园社区为学员搭建网络研学营平台,供大家学习和交流。每周推出社区治理经典案例解析和书籍领读分享,以此带给大家新的启发和思考。

信息来源:高东镇杨园社区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