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文化传承不息 承载着千年民族情感与记忆

2020-07-06 15:18:52

当下,在中国的云南、海南、台湾及湖南湘潭等地区,槟榔早已深刻融入了人们生活,成为了当地关系到经济民生的重要产业,与此同时,这样一颗小小的槟榔,还成为了民俗文化的载体,传承着地域、民族发展的情感和记忆。

在湖南湘潭,槟榔业历经三百余年发展传承,从药材到食品,从达官贵人享用的珍品到走进寻常百姓家,长盛而不衰。就在这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槟榔在湘潭留下不少佳话,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在湖南,槟榔成为了家家户户的待客之品,这也形成了一种固定习俗。2016年,“槟榔习俗”更是入选了湖南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受到认可与肯定。

此外,湖南家家户户还会传唱一首民歌《采槟榔》,“少年郎,采槟榔,小妹妹提篮抬头望……”清新的曲调,淳朴的爱情描写,与槟榔有关的故事,都深深刻在了湖南人的记忆中。与此同时,这首歌谣还流传到了台湾,被广为传唱。

之所以如此,正是由于台湾与湖南源自一脉的槟榔文化风俗。据了解,槟榔在台湾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根基。据记载,台湾流行槟榔的盛况:“啖槟榔者男女皆然,行卧不离口……解纷者彼此送槟榔辄和好,款客者亦以此为敬。”与湖南一样,在台湾,人们也会以槟榔招待来宾。婚娶聘礼,槟榔为先。出门办事,喜丧宴客,槟榔也是必不可少。

提到用槟榔作为聘礼,除了台湾,在广西、海南,槟榔同样与婚俗联系密切。在广西,青年人举行婚礼时,新郎带到女家的第一件礼品就是槟榔。作为礼品的槟榔放在一个用红绸包结着的方盒里。木制方盒上中间是红色的圆形“喜”字,两边精雕细刻着两棵槟榔树,枝叶相交,结实累累。媒人要把盒子打开,将槟榔果取出来,切成碎片一一分给到场的人;然后人们将其蘸上蛎灰,再用蒌叶包裹,放进嘴里慢嚼,向新郎新娘表示祝贺。这里的槟榔,表示一种礼节和祝福,祝福新人爱情永笃,相好到老。

海南,亦是如此。当地的黎族小伙子必须都会爬槟榔树,爬得越高越容易讨媳妇儿。当地有黎家阿哥不会爬树不吃槟榔讨不着媳妇儿,无槟榔不成礼,无槟榔不成婚的风俗。海南许多地方至今仍把订婚说为“把槟榔”。

在千年传承中,槟榔已与当地的历史、风俗、文化密切关联,也使得普普通通的槟榔在人们记忆中变得不再一般。未来,槟榔也会融入更多的地区,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多种瑰丽多姿的槟榔民俗文化也将发展、演变起来。

关闭
精彩放送